推动重庆“制造强市”建设
离不开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发及应用的助力
5月18日
市经济信息委印发
《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推广应用目录(2025年版)》
(下称《目录》)
公布了本年度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扫描二维码 查看具体名单
手术器械末端快换时间小于8秒的手术机器人,循环水排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60吨/小时的回收撬装设备……在此次印发的《目录》中,共有涉及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装备、智能装备等6个大类的209台(套)产品入选。
首台(套)产品是指经过创新研制,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具有知识产权或国产化制造,处于进入市场初期阶段且尚未形成竞争优势的装备产品,具有高新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市场潜力较大等突出特点。
此前,市经济信息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管理办法》,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请认定给出“官方指导版”,由市经济信息委在每年牵头制定《目录》,企业入选产品将获得相应的市级保险补贴,并在融资、市场拓展等方面得到扶持。
“作为科技攻关和产业创新相结合的典型代表,重大技术装备不仅是制造业‘脊梁’,更是衡量一个区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持续推动首台(套)装备在研发端、应用端协同发展,打好“研发、认定、应用、推广、保险”等政策“组合拳”,持续搭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研制企业与市场对接的完整信息渠道,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应用(盈利)-迭代创新”循环,形成研制推广生态体系。
按照我市推动首台(套)设备“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发展规划,预计到2027年,全市每年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将突破3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