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开进演唱会接人,票根经济都这么玩了?丨不懂就问——经济热点一线探访⑰

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黄潇

一张演唱会门票、体育赛事参赛凭证,以往可能随手丢弃,如今在成都却成了享受专属折扣的“通行证”。

最近,成都出台《“票根经济”优惠清单(第一批)》,清单覆盖了成都世运会、成都马拉松、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赛事,张学友、袁娅维等演唱会以及成都车展等活动。凭相关票根,消费者可在龙抄手、海底捞等100多家餐饮店,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热门景区以及30余家酒店享受专属优惠。

记者在2025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现场采访时发现,不少参赛者还不知道这项优惠政策。

那么,是否真的可以享受优惠呢?记者来到位于春熙路商圈的百年老店盘飱市亲身体验,凭借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参赛短信,一顿150元的餐费轻松省下8元,享受到95折优惠。

“政府推出的票根优惠活动很有意义。”成都市饮食公司企划部部长罗晏子表示,旗下龙抄手、钟水饺、陈麻婆豆腐等所有老字号门店均已参与。她认为,票根经济不仅直接引流,让品牌有露出机会,更推动企业主动思考,打开票根联动更多消费场景的思路。

但好政策如何精准触达消费者?罗晏子坦言,目前活动在消费端感知度较弱,“比如演唱会现场没有提示,票根可能就丢了。”

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举办地、成都东部新区国合投促局商务博览处相关负责人李亚辉回应,下一步将借鉴消费券模式,线上线下结合,在参与门店张贴醒目标识。他更希望以市场化的行为,把氛围带动起来,“因为前期如果通过政府干预太多的话,反而把大家限制在了一个框架里面。”

2025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现场。天府绿道建设投资集团供图

在政策之外,已有商家主动打通“最后一公里”。海底捞成为“演唱会+餐饮”的创新实践者——将大巴车直接开到演唱会现场接驳观众,票根还能享受相关优惠。“场馆通常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打车难。”海底捞四川大区营销主管赵心怡告诉记者,这一服务切中歌迷痛点,效果显著,此前“十个勤天”成都演唱会期间,海底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营业额同比激增近20%,两天派出70多辆大巴;陶喆演唱会当天,龙泉吾悦广场单店客流超3000人次,夜间翻台率达2.4。

如何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生态?海底捞的案例带来了更深层的思考。“我们要做得更高级,让消费者感觉被赋能、被宠爱。”罗晏子强调,商家可以在合理利润下主动让利。李亚辉则指出,票根经济的价值在于串联多元场景,“持票群体消费目的明确、带动性强,能将观赛、观演需求自然延伸至餐饮住宿。”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票根经济相关消费规模同比增长58%,票根经济正成为全国消费复苏的新引擎。此前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票根经济。当废弃票根变身为连接多元消费的“万能钥匙”,其撬动消费的魔力,才刚刚开始释放。

出品人:谭江琦

总监制:钟岚

监制:赖永强 毛漫丁 刘若辰 刘莉 史册 王代林

统筹:陈旻翔 赵丹

撰稿:李欣忆

编导:黄潇

摄影:黄潇

剪辑制作:黄潇

美术:曾慧

四川日报全媒体出品

点击图片查看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