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如何浇灌科技创新“沃土”?银河证券做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

马静

编者按:

时代之笔擘画新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铺就的壮阔画卷中,证券业正以创新之墨挥毫作答。这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更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实践。证券业以“国之大者”为经,以“民之关切”做纬,让金融血脉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资本强音。证券时报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推出“做好‘五篇大文章’ 证券业作答进行时”系列专栏, 本篇为系列报道之十四,敬请垂注。

金融“活水”如何浇灌科技创新“沃土”?银河证券的实践是不仅要提供资金支持,更要通过“投资+投行”的联动生态,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精细化的金融需求。

2024年,致力于为人造设施打造硅光神经感知系统的纤传科技,获得了银河证券直投子公司银河创新资本的领投。该公司彼时尚处发展早期,但银河证券还是被其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所打动。完成领投后,银河创新资本还积极对接当地招商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纤传科技争取更好的扶持政策和银行授信。

这是银河证券做好“科技金融”的一个缩影,也是长期主义价值观与硬科技创新规律的深度耦合。

聚焦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相关股债融资

银河证券近年来紧密围绕科技金融进行战略布局,以资本赋能创新。以投行业务为例,2024年以来,该公司助力科技金融相关企业股债直接融资,总发行规模超1575亿元,实际承销金额超216亿元,并购重组交易金额115亿元。

在此过程中,银河证券也做出了诸多行业典型案例,比如担任独家独立财务顾问,助力赛力斯115亿元投资华为子公司。该交易是2021年以来标的估值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购买项目,也是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交易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购买项目。

践行科技金融,银河证券的实践并不止于此。今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启航。银河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助力“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科技创新债券”完成发行,并通过询报价业务持续提高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与定价效率。

这是债券市场“科技板”启动后,全国首批、北京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创债。君联资本作为本土头部创投机构,注重布局硬科技与“卡脖子”技术,旗下被投企业有10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培育出超过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投资+投行”联动,以资本赋能创新

近年来,证券公司相继通过直投子公司参与未盈利企业孵化,加大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力度。银河证券亦通过构建“投资+投行”联动生态,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银河证券坚持高科技实业投资的方向,发挥私募股权基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独特优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子公司银河创新资本旗下在管基金24只,备案总规模达307.24亿元,基本实现国家战略重点区域的有效覆盖。

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基金正是银河证券赋能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基金成立于2023年11月,规模1亿元,由银河创新资本担任管理人,联合上海闵行金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科委成果转化平台科寻科汇以及上海银行共同发起设立。

据了解,银河证券对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基金的投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基金筹备过程中,该公司上海分公司、投行长三角部、银河创新资本就主动组建了“大零号湾基金项目工作组”的工作群,积极参加“大零号湾”的项目路演,广泛走访、调研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累计走访调研200多个项目,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先进制造等领域积极布局,现已完成鸿擎科技、诺通科技、纤传科技、时的科技、积鼎信息五个优质项目的投资决策工作。

坚持早期投资,做耐心资本

如何挖掘出上述优质项目?又如何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做好投后工作?以投资诺通科技为例,银河证券有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讲述了背后故事。

诺通科技成立于2021年5月,是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企业,主要致力于提供先进新能源低碳技术的社会服务平台。早在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基金正式设立筹备期,银河创新资本就与该公司进行了接触。随后,银河创新资本开展了对公司的详细尽职调查,并最终完成了对诺通科技的投资。

投资交割后,诺通科技找到银河创新资本,希望能帮忙对接共同与其组建CVC基金的汽车主机厂。银河创新资本当天就积极推进诺通科技与该汽车主机厂的商务合作。

银河证券有关负责人特别提到,诺通科技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委外生产,因为产能不足问题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订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公司积极为诺通科技对接了长三角多地政府,洽谈产线建设合作。

“商业订单赋能已经成为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基金团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大家也是乐此不疲,尽可能为已投项目甚至是拟投项目提供产业资源助力。”银河证券有关负责人表示。

助力科技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这些都是银河证券坚持对科技创新长期投入的写照,是驱动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的最新实践。未来如何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上述负责人也向证券时报记者谈及该公司四方面的规划:

一是坚持功能性首要定位。以功能性为先,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重点事项、重大项目的统筹引领和谋划,加强对“两新”政策、“两重”项目、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二是坚持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形成适配各类投资者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企业壮大。做优做强银河国际、银河海外两个业务平台,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打造东盟市场标杆项目,助力科技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三是坚持深化全面协同质效。落实“五位一体、三化一同”,推动全面协同合作,公司内部要进一步加强总分、母子、分子公司之间的协同体系建设,发挥中国香港和东南亚的协同布局优势,持续增强协同能力,服务科技创新。

四是加强自身与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加强大模型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与证券业务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业务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本文原载于8月11日出版的《证券时报》,原标题为《做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 银河证券构建全周期服务》

责编:罗晓霞

校对: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