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使命,在于立德树人。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交出了一份厚重的育人“答卷”。自“双高校”建设启动以来,学校党委创新构建“1+N”互嵌式工作机制,打出“三全育人”组合拳,通过“五推进·五提升”模式,从机制、课程、平台、文化、就业等多方面发力,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让教育家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

推进“十心互嵌”育人机制
提升全员育人效能
一
学校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强化“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创新实施“初心”组织育人、“匠心”课程育人、“红心”文化育人等“十心互嵌”工程,举全校之力推动“三全育人”精准落地。

推进“大思政”工作建设
提升全过程育人效率
二
打造“11236”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构建“一个核心、一个小组、两个委员会、三支顶梁柱、六方主力军”组织架构。设立“培英讲堂”,邀请教育专家、行业领袖进校开展讲座,连办八讲,内容涵盖党建、社会、文化等多方面。
推进“平台+场馆”建设
提升全方位育人效益
三
学校积极承接国家托育平台建设,探索“六位一体”托育人才培养新路径;参与泉州市“1+1+N”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联盟,推动跨学段教学研讨与资源共享;开放校史馆,打造“四步四链”校史育人品牌,传承师德文化与学校文脉。

推进“五化育人”浸润工程
提升全要素育人效度
四
聚焦师德、艺术、职业、制度、环境五大文化,通过师德机制构建、艺术社团活动、名师工作室建设、制度完善与环境营造,实现以文化人、以境育心,营造“爱国强校、爱拼敢赢、爱严相济”的校园文化氛围。
推进“1+1+X”就业能力培养
提升全时段育人效果
五
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构建学生成长完整链条。推进“行走的创业课堂”,通过专创、科创、赛创融合,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实施以来,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建成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6门省级示范课;在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屡获佳绩;多项育人案例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平台刊发。学校还承办市级托育竞赛,对口帮扶4所学校,成功入选福建省“美育浸润帮扶行动”高校,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作者:苏白茹
编辑:林晓婷
审核:郑武平 林密
来源:海峡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