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上线“摩电e湛”系统,可自动识别未戴头盔、逆行等违法行为

“请戴好头盔!”在湛江市人民大道,一名未佩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刚驶入路口,空中便响起清晰的语音提示。他环顾四周,却未见执勤交警。原来,提醒来自“AI交通劝导员”。

与此同时,湛江市交警智能指挥中心内,值班交警通过系统发现,该驾驶员已多次未戴头盔上路。交警现场确认后,系统立即向其手机发送教育提示短信,要求15天内到辖区交管部门接受安全教育。

AI语音提醒、短信精准教育、线下依法处罚,今年以来,湛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推出“摩电e湛”系统,利用科技力量破解摩电治理难题。

数据显示,今年湛江市摩电头盔佩戴率从68.6%提升至77%,涉摩电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4.21%和32%,道路交通秩序持续向好。

AI劝导系统覆盖全市重点路段

近年来,随着湛江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管理压力不断加大。面对“车如流水”的繁忙景象,交管部门虽然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但有限的警力难以常态化覆盖所有重点路段。

今年以来,湛江交警积极推进“摩电交通安全智能AI劝导系统”的完善和上岗,在湛江市国、省、县道的事故多发路口及交通混乱路段,安装AI智能感应劝导设备,有效解决“看不到、管不到”的治理痛点。

“以往需要多名警力定点值守,现在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上岗’,让我们能将更多警力投入动态巡查。”湛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可主动识别五类违法行为

据介绍,系统可主动识别未戴头盔、逆行、超载、不按车道行驶、闯红灯五类违法行为。当违法行为发生时,设备立即通过喇叭发出语音提醒,同时将违法信息同步至后台。交警通过大数据锁定违法人员,并发送短信通知其到交管部门接受教育和处罚。

这种“语音提醒 + 线下教育 + 违法抓拍处罚”的三合一管理模式,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还通过“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让违法者在思想上更加重视交通安全。

7月份,湛江交警在全市范围举办了AI劝导系统网络征名活动,经过全网征集和公众投票,湛江“摩电交通安全智能AI劝导员”正式命名为“摩电e湛”。

系统投入使用以来,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还通过实时语音劝导,使安全宣传融入日常,悄然改变了群众的出行习惯。

南方+记者 汪棹桴

通讯员 粤交警

【作者】 汪棹桴

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