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多样化中医外治法 为市民搭建健康防线

  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中医传统的“冬病夏治”理念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在长治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诊室门口的预约登记本上,三伏贴、三伏灸的预约名额已排至8月。作为开展“冬病夏治”养生活动多年的特色科室,这里正以多样化的中医外治法,为市民搭建起一道抵御冬季疾病的健康防线。

  “三伏贴选用温阳助阳、通经络的中药,以生姜汁调和制成药饼,敷贴于肺俞、膏肓等特定穴位,能改善冷哮等虚寒性疾病。”长治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侯卫婷介绍,每年入伏前,医院都会提前做好药材储备工作,今年三伏贴贴敷周期从7月10日开始,持续至8月中旬结束。

  “我已经连续贴了两年三伏贴,现在都不怎么感冒了。”26岁的郭女士不仅是三伏贴的受益者,也是三伏灸的青睐者。7月3日,她因背部疼痛前来就诊,经三伏灸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医生在我背上铺了姜末,上面放艾绒点燃,感觉暖流顺着脊椎往下走,随后,我的疼痛就减轻了……”二诊时,她特意带来锦旗感谢医生。

  三伏天人体经络通畅,此时用热性药物贴敷穴位,能最大程度激发阳气。侯卫婷解释,“冬病夏治”的关键在于借夏季阳气最盛之时,通过药物和穴位刺激,改善虚寒体质。“冬病”指冬季多发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如阳虚感冒、哮病、痹症等。“夏治”是借助夏季阳气生发之盛,通过药物敷贴、艾灸等方法补益温阳、祛除寒邪。“冬病夏治”适用范围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老寒腿)、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虚寒体质调理及亚健康状态改善等。多年来,市人民医院结合现代人体质特点,总结出多套精准治疗方案。

  针对市民关心的贴敷注意事项,医生提醒:成人每次贴敷4~5小时,儿童贴敷1~2小时,若皮肤灼热需及时取下;实热体质、皮肤过敏者及孕妇不宜贴敷;贴敷前后忌冷饮、避免空调直吹,保持穴位干燥。侯卫婷介绍:“三伏灸的护理也有讲究,灸后4小时内不碰冷水,需多喝温水,忌食生冷辛辣。”她特别强调,无论贴敷还是艾灸,都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质辨识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长治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的艾草香气始终萦绕。顺应时节的中医智慧,正通过一根根银针、一贴贴膏药,将健康的种子播撒在每位患者心中。正如侯卫婷所说:“‘冬病夏治’不是简单的治疗,而是让人们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才是中医‘治未病’的精髓。”(王晶晶 张海)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勾文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