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西南海岸,碧波荡漾的流沙湾,海水珍珠产业正迎来青春的澎湃活力。7月13日—18日,在雷州市覃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广东海洋大学“双百行动”驻雷州工作队和共青团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珠先锋实践团”继续深入雷州市覃斗镇海水珍珠贝核心养殖区——流沙湾,将课堂搬进渔村,开展了一场集技术赋能、种苗支持、劳动实践与生态监测于一体的综合性暑期社会实践服务,为流沙湾海水珍珠产业的传承与创新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与青春力量。
授技流沙,夯实产业根基。实践团紧扣“良种+良法”核心,联合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在流沙村为珠农带来“马氏珠母贝人工苗种繁育技术”和“南珠植核技术”专题技术培训。实践团师生聚焦覃斗镇海水珍珠产业需求,深入介绍了马氏珠母贝苗种优选、幼虫科学培育、环境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并讲解了植核手术原理与植核手术注意事项等。现场累计培训70余人,发放《马氏珠母贝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手册》和《海水珍珠培育原理与育珠技术手册》合计150余本,珠农直呼“解渴”。

南珠先锋实践团师生开展技术培训
更为覃斗镇贝农带去沉甸甸的“科技礼”——赠送500多万粒抗逆性强、成珠潜力高的大规格优质马氏珠母贝贝苗,为提升“流沙南珠”品质播下希望。

南珠先锋实践团师生赠送大规格优质马氏珠母贝贝苗
躬身实践,体悟匠心传承。实践团在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深度参与产业链实践,珠光分选练“火眼”:在珍珠加工车间学习按大小、圆度、光泽、光洁度分拣分级珍珠;巧手钻孔见“真章”:操作精密仪器为珍珠寻找最佳钻孔位点,体悟“毫厘功夫”;挥汗清贝护“珠园”:登上养殖筏排清理育珠贝附着物,烈日下守护“海上牧场”。

南珠先锋实践团成员实践珍珠钻孔
守护蓝海,科学监测保品质。实践团化身“流沙湾生态卫士”,对海水珍珠贝核心养殖区多点位开展水质监测,科学测定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为优化养殖密度、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筑牢生态健康养殖屏障。

南珠先锋实践团师生监测养殖区水质
“珍珠培育原理讲透了,还有手册随时翻,心里更有底了!”植核工黄姐抚摸着技术手册感慨。雷州市覃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挂职副书记陈丹指出:“‘科技下沉+人才扎根’的双向奔赴,是覃斗镇南珠产业振兴的核心驱动力。青年学子在实践服务中深化认知,产业在赋能中提质升级。”
从育苗车间到海上筏排,从分拣台到碧波之间,南珠先锋实践团以专业知识为锚,以青春热情为帆,在流沙湾这片“珍珠海”书写科技兴珠、青春助农的璀璨篇章。一粒粒凝聚匠心与科技的南珠,正串联起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产业链,于雷州半岛的蔚蓝中闪耀振兴之光。
撰文:周梦雅
通讯员 杨创业
【作者】 周梦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